我校党外人士热议2024全国两会

2024-03-08

2024年3月4日、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开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校党外人士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积极收听收看大会直播,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畅谈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与推动学校“123上台阶计划”和自身工作相结合,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在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政府参事、农工民主党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张平: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同心奋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继续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用新科技为产业发展赋能。我将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担当,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参政议政,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之所需。

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市知联会常务理事、北邮知联会会长、无党派人士、计算机学院教授孟洛明:

认真学习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和鼓舞,对完成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充满信心。今年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的第一项任务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是关键。在今后几年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学校“123上台阶”计划,在科研工作方面,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技术含量高、生态效益好的研究方向,为推进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市知联会理事、无党派人士、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郭军:

乘东风

健步拾阶一二三,

我邮抖擞奔华年。

两会东风喜得乘,

一流征程书新篇。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知联会理事、无党派人士、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刘亮:

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鼓舞斗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及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冲击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一系列的成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为一名科技界别政协委员,力争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一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的政治本色。二要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认真做好凝聚共识增进团结工作。三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要求,以及“人工智能+”行动,结合北邮专业特色、办学目标,教好书、育好人,开拓创新,踔厉奋发,为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北京市人大代表、致公党党员、理学院副院长张建华: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我认真看两会盛况,深有感触。新质生产力在未来将对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支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科技,依靠创新人才,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创新教育。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模式,6G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要致力高水平有组织的学科布局,加强科研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培育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相信未来我们能展现更大作为。

无党派人士、科研院副院长许长桥:

3月4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及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我深感此次会议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它让我有机会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国家发展的蓝图,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成果来支撑。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响应国家号召,抓好落实我校“123上台阶计划”,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科技创新作贡献。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和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深化自身的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和社会服务中,为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淀区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北邮主委、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门爱东:

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认真聆听了“两会”报告,深感振奋、深受鼓舞。一是要更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的政治本色,紧紧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二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三是要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在风高浪急、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勇毅前行,克服困难,创造了新机遇新成绩,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无党派人士、计算机学院教授戴志涛: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方面,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西方国家企图阻挡中国创新发展,全球经济增长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新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机遇。在“危”与“机”并存的形势下,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应对未来挑战,教育教学改革应聚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面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变革的契机,通过教育改革和发展来提升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国家科学技术整体实力上台阶。我们将积极投身学校“123上台阶计划”,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北邮侨联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员韩晓杰:

通过收听收看今年两会实况,作为侨界成员倍感振奋,同时对国家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作为基层高校侨联人,我们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认清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团结带领归侨侨眷坚定信心,鼓足勇气,不畏困难,认真讲好中国故事,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一是在“建”字上突出政治引领,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侨建,不断增强“侨心向党”的引领力,以实际行动忠诚捍卫党的领导。二是在“联”字上积极拓展渠道,创新工作载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拓展海外联络,扩大侨界影响,加强海外文化传播,加强网络沟通,加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涵养海外友好力量。三是在“情”字上体现真情为侨,坚持以为侨服务为宗旨,助侨惠侨暖侨,把关怀切实送到侨界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以侨为本”的行动力。